香港腸道微生態心理健康中心/ 心油心理健康中心

作者: 梁姍博士 腸腦心理學會 / 食與心 2018-12-13
 

       

 

        近幾年來,腸漏/腸漏綜合症這個詞時不時回蕩在耳邊,不少人聽上去會說:知道這個病!可是你要看清楚,此腸漏(Leaky Gut)非彼腸瘺(Fistula of Intestine)。兩個changlou在發音上完全一樣,而漢字和英文都完全不會混淆。

 

        不管看上去還是聽起來,或者如何感覺,這個狀況確實很嚴重,影響很大,而且很多醫院消化科都無法診斷治療。有些人似乎又沒感覺到那麼嚴重,大不了有點兒輕微的不適。腸腦心理學會/食與心今天就帶大家深入瞭解下什麼是腸漏,腸漏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此腸漏(LeakyGut),非彼腸瘺(Fistula of Intestine)

 

        腸漏是指在腸與其他器官,或腸與腹腔、腹壁外有非正常的通道,使得腸內容物流出腸腔,前者稱內漏,後者為外瘺。腸漏可能造成感染和臨近多個器官功能損傷,腸瘺大都跟手術有關,一經確診必須在醫院進行治療。這個疾病在人群中發病率十分稀少,所以你不需要特別瞭解它的危害和風險。

 

        腸漏則指腸道上皮滲透性增加,腸道屏障功能受損,使得原本無法進入人體內部的微生物和分子進入體內,從而可能對全身多個器官造成損傷的慢性炎症狀態。腸漏誘因和具體表現差別極大,患者往往並無知覺,即便有症狀他們也不會認為是腸漏,並且目前臨床尚無確定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法。而這個疾病在現代化養尊處優的生活方式中幾乎讓三分之一的人口成為它的受害者,為此我們特別需要仔細瞭解它的發病機理和帶來的任何風險。

 

        所謂的腸道(Gut)一詞在英文中並非專指腸道,定義上指從口腔到肛門的整個消化管道。腸道表面是人的內表面,嚴格來說,腸道內部是人的體外。腸道屏障主要由生物屏障、機械屏障、化學屏障和免疫屏障組成。生物屏障由腸道共生微生物構成,消化道棲息的共生微生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通過生物拮抗作用和免疫機能為宿主構起一道生物防線;機械屏障是由腸黏膜上皮細胞、側面的細胞連接和上皮下固有膜等組成,是指正常機械屏障的黏膜上皮細胞及其細胞間的各種緊密連接(TJ,由緊密結合蛋白等組成),它能夠抵禦外環境中病原體和有害物質入侵腸黏膜,還能阻止細胞間隙中物質的滲出,是維持腸上皮的選擇通透性及屏障功能的結構基礎;化學屏障主要由腸道分泌的各種消化酶、溶解酶、粘液等組成;免疫屏障由腸上皮細胞、腸上皮內淋巴組織、固有層淋巴細胞、派伊氏結(PP)和腸系膜淋巴結等腸道組織及腸道漿細胞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構成[1, 2]。

 

        正常情況下,腸道屏障能夠控制營養物質和信號分子進出人體,並阻止微生物、食物殘渣和有害物質進入體內。但在多種因素影響下,腸道屏障功能受到破壞,腸道滲透性增加時,遮罩功能不再起作用,這個狀況就是腸漏[3]。

 

 

什麼會導致腸漏

 

        腸道屏障並非如同牆壁一樣隔離內外兩個世界,它更像是一種緩慢流動的半固體隔膜。構成腸道屏障的各個部分一直處於動態變化。在進食不同階段,腸道的運動和分泌隨時發生變化,而在這一過程中腸道微生物由於飲食變化不斷為生存競爭和繁衍。腸道上皮細胞會頻繁更新,老的細胞不斷凋亡,而新的細胞前仆後繼地生成,並在免疫和其他機制調控下保持結構的完整。然而你必須知道的事情是,腸道黏液層厚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生成和侵蝕的平衡之中調整狀態;腸道上皮細胞之間的連結如緊密結合蛋白,也見風使舵地隨菌群和上皮細胞的變化而變化[4, 5]。

 

        綜上可見,健康的腸道四大屏障一直處於動態平衡之中。而任何擾亂四大屏障動態平衡的因素,都可引發腸漏。除了食與心從前所討論過的心理壓力因素之外,不健康飲食(高糖高脂低纖維,過量好感覺食物)、抗生素、藥物、感染、激素、疾病,乃至酒精都可能參與破壞腸道屏障,引起腸漏[1, 5, 6]。有報導,一次醉酒就可導致腸漏。

 

        腸道屏障也是身體與外界信號和代謝物質交換的重要場所,腸道屏障功能受損的影響並不局限於腸,而是整個消化系統和代謝功能。而隨著腸漏嚴重程度增加和影響範圍擴大,其他所有系統和臟器都將受到影響[3]。

 

 

腸漏引起細菌易位和腸腦受損

 

        目前尚不清楚菌群改變和腸漏的因果關係,但腸漏發生會導致菌群會進一步惡化,出現細菌易位。細菌易位並不單指原本無法進入體內的細菌毒素、細菌成分甚至細菌進入體內,還包括細菌從原本的生活部位上移到不屬於它們應該常駐的部位。腸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結構、不同的pH值和不同類型的消化酶,因而不同部位有限定地定居著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共生微生物,細菌只能尊從腸管規則自上游單向“行走”到下游,不可逆行。但在腸漏情況下,原本在大腸生長的細菌有機會轉移到小腸並大量繁殖,產生大量細菌毒素,進一步加劇腸漏,出現小腸細菌過度增殖(SIBO),使得宿主出現腹瀉、腹脹、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狀[7]。

 

        腸腦由腸和腸道微生物以及腸道神經網路組成,腸道屏障損傷不僅影響腸腦功能,同時可導致消化、代謝、消化、免疫、內分泌和神經等各個方面改變[1]。

 

 

腸漏與食物不耐受

 

        相比工業化之前的祖先,現代人可選的食物範圍本應該更加寬泛,可隨心所欲地吃到全世界不同地區的食物,不幸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群食物可選擇範圍卻不得不縮小,並且這個人群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這就是所說的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的人群。很多對我們祖先來說曾經帶來愉悅的美味食物對這些過敏人群卻成了致命毒藥或慢性毒害物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花生過敏[8]。

 

        可能有人會僥倖,說這是外國人的情況吧,中國人很少有人對花生過敏。其實你聽說的少並不意味著食物過敏(Food Allergy)是西方人獨有,隨著生活水準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西化,中國等快速發展國家食物過敏比例也在不斷增加[9],伴隨著現代化後腸道微生物的趨同變化[1]。

 

        除了食物過敏,更常見的情況是食物不耐受(Food Intolerance/ Food Sensitivity),腸漏在食物不耐受中起推波助瀾的作用。食物的消化過程中腸道菌群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菌群異常時,食物成分無法分解成人體能接受的正常小分子,未消化的大分子進入體內後則可引起一系列免疫反應,導致食物不耐受[8]。

 

 

腸漏與腸易激綜合症(IBS)

 

        IBS是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10-15%人患病),是一種生理、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往往具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如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等,卻又沒有明顯的生理生化異常指標。由於IBS往往同時併發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且症狀明顯受心理因素影響,因而患者常常會求助於消化科醫生的同時,也會看精神科醫生,患者通常靠腸胃藥和精神類藥物來減輕症狀。

 

        已有的研究表明,IBS患者腸道菌群異常,緊密結合蛋白表達減少,腸道滲透性增加,內臟敏感性增加,菌-腸-腦軸功能異常。忽視患者本身的腸漏情況,僅靠藥物的治療IBS效果並不理想;而通過補充微生物或者糞便菌群移植重建健康菌群,修復腸道屏障,改善菌-腸-腦軸功能才能更好的治療IBS [10]。

 

 

腸漏與炎症性腸病(IBD)

 

        IBD 是一種累及回腸、直腸、結腸的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臨床表現腹瀉、腹痛,甚至血便。雖然IBD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研究人員公認菌群異常和腸漏對該病有重要影響。

 

        IBD患者往往伴有嚴重腸漏,腸鏡常可發現嚴重潰瘍面。除了異常菌群,負責將腸上皮細胞粘合起來的緊密結合蛋白受損,原本緻密的上皮細胞層變得鬆散,有害物質和細菌暢通無阻來去自由,腸道免疫功能改變,出現長期的腸道黏膜炎症[4, 11, 12]。

 

        傳統療法對於IBD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而針對修復腸道屏障的治療方法如糞便菌群移植和益生菌干預在國內外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1]。

 

        腸道滲透性增加後,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如內毒素和氨)進入體內,腸腦之外的另一個直接受害器官就是肝臟。脂肪肝、肝硬化、肝性腦病甚至肝癌等慢性肝病也與腸漏高度相關[13],下面食與心以脂肪肝和肝癌為例進行簡單說明。

 

 

腸漏與脂肪肝

 

        藥物、酒精或者不健康飲食(如高糖)等因素可導致腸道革蘭氏陰性菌大量增殖,腸道滲透性提高,細菌本身或細菌產生的毒素(如內毒素和外毒素)進入體內/血液,形成內毒素血症;大量的毒素可通過門脈系統進入肝臟,導致肝臟的糖代謝、脂代謝和免疫功能等都出現障礙,肝臟炎症增加,進而發生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14]。

 

 

腸漏與肝癌

 

        肝癌是世界上第三大致死性癌症,腸漏是肝癌發生和發展的幫兇。腸漏情況下,大量細菌易位到上消化道,引起免疫抑制和體內細菌毒素在不應該有的位置增加,甚至可能出現內毒素血症;細菌內毒素(LPS)進入肝臟,可啟動相應的免疫反應(LPS-TLR信號通路),引起肝細胞代償性增殖,誘發慢性肝病甚至肝癌[13]。

 

        胰腺是人體的重要消化器官之一,也是腸漏的直接受害者[15]。食與心前幾篇文章討論過,不健康飲食導致的菌群失衡可引起糖耐量異常甚至胰島素抵抗,從而損害胰島功能,加大二型糖尿病風險。本文以一型糖尿病為例進行說明。

 

 

腸漏與一型糖尿病(T1D)

 

        T1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胰島內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被自身T細胞攻擊破壞引起。傳統醫學曾一直認為T1D是與個體基因直接相關的遺傳病,患者通常在嬰幼兒時期發病。但近年來發病年齡和患病率的不斷增加,提示還有更值得關注的環境誘因,特別是腸道菌群。

 

        T1D患者的菌群明顯不同于健康人群,如厚壁菌:擬桿菌比例降低;患者腸道滲透性增加,腸道免疫功能異常。已有的研究顯示異常的菌群和腸漏是T1D的前兆,而改善菌群則可能糾正這些異常,預防一型糖尿病[16, 17]。

 

        上文主要介紹了腸道屏障破損之後消化系統可能出現的各種異常,不過要是認為腸漏的影響只限於消化系統,你可就就太小看腸漏的威力了!

 

 

下期食與心將介紹腸漏對於其他器官的巨大摧毀力,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

 

 

 1.          Liang S, Wu X, Jin F. Gut-BrainPsychology: Rethinking Psychology from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FrontIntegr Neurosci, 2018, 12: 33. 

 

2             Mu Q, Kirby J,Reilly C M, et al. Leaky Gut as a Danger Signal for Autoimmune Diseases.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7, 8: 598. 

 

3             Cani P D, EverardA. Talking Microbes: When Gut Bacteria Interact with Diet and Host Organs. MolNutr Food Res, 2016, 60: 58-66. 

 

4             Ahmad R, SorrellM F, Batra S K, et al. Gut Permeability and Mucosal Inflammation: Bad, Good orContext Dependent. Mucosal Immunol, 2017, 10: 307-17.
 
5             Desai M S,Seekatz A M, Koropatkin N M, et al. A Dietary Fiber-Deprived Gut MicrobiotaDegrades the Colonic Mucus Barrier and Enhances Pathogen Susceptibility. Cell,2016, 167: 1339-53 e21. 

 

6             Liang S, Wu X, HuX, et al. Recognizing Depression from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Int JMol Sci, 2018, 19: 

 

7             Lin H C. Small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Irritable BowelSyndrome. Jama-J Am Med Assoc, 2004, 292: 852-8. 

 

8             Alberto Caminero,Marlies Meisel, Bana Jabri , et al. Mechanisms by Which Gut MicroorganismsInfluence Food Sensitivities.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2018. 

 

9             Tang M L, MullinsR J. Food Allergy: Is Prevalence Increasing? Intern Med J, 2017, 47:256-61. 

 

10          Enck P, Aziz Q,Barbara G, et 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 2:16014. 

 

11          Yu L C. MicrobiotaDysbiosis and Barrier Dysfunc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ColorectalCancers: Exploring a Common Ground Hypothesis. J Biomed Sci, 2018, 25: 79. 

 

12          Sommer F, RuhlemannM C, Bang C, et al. Microbiomarker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CaveatsCome with Caviar. Gut, 2017, 66: 1734-8. 

 

13          Yu L X, Schwabe RF. The Gut Microbiome and Liver Cance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 14: 527-39. 

 

14          Llorente C, SchnablB. The Gut Microbiota and Liver Disease. Cell Mol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1: 275-84. 

 

15          HEMALATHA* R. Dietand Gut Microbiota in Human Health. Nestle Nutr Inst Workshop Ser, December2016, 82: 1437-47. 

 

16          Hu C, Wong F S, WenL. Type 1 Diabetes and Gut Microbiota: Friend or Foe? Pharmacol Res, 2015, 98:9-15. 

 

17          Davis-Richardson AG, Triplett E W. A Model for the Role of Gut Bacteria in the Development ofAutoimmunity for Type 1 Diabetes. Diabetologia, 2015, 58: 1386-93.  
 
 

 

 

 

 

 

    

 

 

 

 

 
 
 

 

 

 

 

 

 

 

 

 

 

 

腸腦心理學會/ 食與心 

 

提供的科學文章

 

 

腸漏,你必須知道的熱知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