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腸道微生態改善自閉症
作者: 胡旭博士 Aug 2021
有人經常會問,他的父親或母親有老年癡呆,他的祖父或祖母也有老年癡呆,是不是他自己也一定逃不過老年癡呆?很多人可能認為,自己從一生下來開始基因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其實,並不是。
基因是生物體攜帶和傳遞遺傳信息的基本單位,存在於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中。這些基因不斷地給每個細胞發出“指令”,告訴它們如何運作。
這些“指令”就是我們所說的基因表達,這是每個基因表達自身的方式。根據我們的飲食、生活方式甚至我們的思維方式,基因“指令”可能會有所不同。我們的基因本身不會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改變它們給出“指令”的方式。
所以,我們不必過分擔心所攜帶的某些疾病易感基因,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改變這些基因指令,並改變身體對它們的反應方式。
基因並不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可以改變基因影響我們的方式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很多慢性健康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遺傳的,也就是說,它們可以代代相傳。所以,我們不再把很多類型的功能障礙看作是某種偶然的命運,而是認為它們有一個生化基礎,至少部分植根于我們的基因中。
科學家們也因此而認為只要我們解讀了人類基因圖譜,就可以深入瞭解我們的生老病死。然而,遺憾的是,這種深入的瞭解並沒有因為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完成而出現。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把疾病視為一個外來入侵者,而不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人們通常開發特定的藥物去針對特定的症狀,而不是尋找導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此外,由於對基因的誤解,很多人都抱著一種完全錯誤的信念,認為基因對自己是否會患老年癡呆,抑鬱症、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有最終決定權。換句話說,傳統醫學給了我們兩個最糟糕的觀點:一是狹隘地關注藥物,二是相信這些疾病狀態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們的控制。
舉一個例子,讓我們看看大腦中的神經遞質物質5-羥色胺,這是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生化物質,它能促進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以及良好的睡眠、最佳的消化和整體健康。
血清素水平低與多種類型的抑鬱症有關。因此,如果一個人的基因傾向於產生低水平的血清素,或者血清素受體太少,或者血清素受體不夠敏感,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更容易患上抑鬱症。這可能會導致慢性抑鬱,或者只是更有可能在經歷了令人沮喪的事件或經歷了一段不尋常的壓力後變得抑鬱。我們承認,這個人是有一定的遺傳基礎的。
傳統醫學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有抑鬱症的遺傳易感性,但不知道會在何時何地出現,沒有辦法來阻止它,如果真的出現了,只能用藥物治療。因此,如果一個人被診斷為抑鬱症,醫生通常會給你開具一種抗抑鬱藥,它可以控制細胞中可獲得的血清素的數量。大多數情況下就是這樣。
其實,如果我們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給身體創建一個更健康的生態,我們可以提示我們的基因產生更多的血清素,也可以彌補任何血清素的缺乏。這種更健康的生態環境會使我們的遺傳傾向不那麼容易表現出來,如果表現出來,也有助於扭轉這種傾向。比如,我們前面討論過,大腦、腸道和腸道菌群構成我們的全腦系統,我們通過支援全腦系統就可以創建一個更健康的生態:
-
大腦:正確的飲食可以減少大腦的炎症,改善細胞膜的健康,增加腦細胞的能量,向我們的大腦提供血清素合成的前體。
-
腸道:由於絕大多數血清素是在腸道中製造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腸道。
-
腸道菌群:由於腸道菌群對於血清素的產生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健康、多樣的腸道菌群。
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通常可以幫助預防抑鬱症的發生,即使你有這方面的遺傳傾向;如果你已經在與抑鬱症作鬥爭,它可以幫助逆轉抑鬱症。這並不否認基因的作用,只是告訴我們在面對它們時也不要認命。
絕大多數人認為基因決定命運,一旦一個人擁有某種特定疾病的基因,他的命運就註定了。他也可能不會患上某種特殊的疾病,但他們基本上相信自己的雙手被綁住了,無法阻止疾病的遺傳易感性。他們還認為,一旦疾病發生,所能做的就是用藥。其實並非如此,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很重要。
表觀遺傳學的力量
當然,基因很重要,而且非常重要,但是它們並不是故事的全部。就像人體的其它方面一樣,我們的基因不斷地與我們的環境相互作用,包括出生前子宮內的環境、日常生活的外部環境、我們所吃的食物、我們呼吸的空氣等等。基因會對我們的經歷的不同環境做出不同的反應。
這裡需要說清楚的是,環境並不能改變我們的基因,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與生俱來的基因從未改變,真正改變的是基因表達自己的方式。如果一個人對某種疾病有遺傳傾向,這種傾向可能會表現出來,也可能不會。基因可能會大聲地表達自己,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巨大的作用,也可能保持“沉默”,對我們的健康幾乎不產生影響。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內容,研究哪些因素改變了我們的基因表達以及它們是如何改變的。
遺傳學確實設定了一些參數,但是在這些參數範圍內,巨大的差異是可能的,這取決於我們如何與環境互動。
影響基因表達的因素
-
三歲之前的經歷,包括得到的愛或養育的程度
-
腸道菌群狀況
-
飲食
-
炎症狀態
-
接觸環境毒素
-
感染性疾病,包括萊姆病和有毒黴菌
-
激素活性,包括甲狀腺功能
-
壓力
基因表達的力量
想像一個鋼琴家與一架鋼琴,鋼琴上的琴鍵是固定的,是不能改變的,但是,鋼琴家能做的是彈奏或不彈奏某些按鍵,從而可以創作出一曲曲不同的樂曲。
我們可以把這些琴鍵比作是我們的基因,而彈奏出的樂曲是我們的整體健康,而鋼琴家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不能改變琴鍵,但是我們可以演奏或不演奏某些琴鍵,從而可能彈奏出美妙的樂曲,令人心情愉悅,回味無窮,也可能彈奏出難聽的噪音,令人心情煩躁。同樣,我們也不能改變我們的基因,但我們可以影響哪些基因被啟動或沉默,從而在我們的健康中產生或大或小的作用。
我們不只受到自身基因的影響,共生微生物的基因在我們的健康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比我們自身的基因更重要
我們習慣於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但實際上我們是一個包含了數以萬億計微生物的超級有機體。事實上,我們所攜帶的微生物的數量比我們人類自身細胞的數量還要多,它們所編碼的基因是我們自身基因的150倍。
因此,我們不只是受到父母遺傳給我們的基因的限制,事實上,它們只是發揮了一部分作用。我們的大多數生化物質其實都來自于與我們共生的微生物,這也是表觀遺傳學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改變我們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壓力水準會很快改變我們的共生微生物的組成和行為,這些改變反過來又會改變我們自身基因的表達,為我們的整體身體創造新的健康狀態。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我們的共生微生物的基因,而不是被遺傳的人類基因所控制。就像共生微生物有能力改變我們的生物化學、認知和情緒一樣,我們也有能力成為自己生命和健康的驅動力。
例如,我們有很多人在製造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上存在遺傳缺陷,我們不需要記住這個酶的名字,只需要知道它對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功能至關重要。如果我們自己的基因不能指導我們的身體產生足夠的MTHFR,那顯然會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威脅。
可是,我們還有微生物啊。我們也許可以依靠共生微生物的基因來製造所有我們需要的MTHFR。然而,我們需要一個完全健康、功能正常的腸道菌群。一個多樣的、平衡的、健康的腸道菌群可以指導我們的腸道細菌為我們製造MTHFR,彌補我們自身的基因所不能做的。
我們不要再把自己看作是個非凡的個體,也不要再認為自己是進化的頂峰。相反,我們必須把自己看作是一個了不起的合作者,這是地球歷史上最新出現的生物(人類)與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微生物)之間的合作。
我們從一開始成為人類就依賴於細菌的存在,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在幕後為我們鋪路的。事實上,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有這種依賴性,大多數植物也是如此。地球上的細菌比地球上所有的動物和植物的數量還要多。沒有它們,土壤就不會含有植物生存所需的營養物質,我們的腸道也無法正常的消化,我們的大腦也無法正常的工作。
共生微生物的存在極大地擴展了人類改變和成長的能力,共生微生物的基因讓我們獲得了兩個巨大的優勢:
-
速度:微生物的壽命大約是15分鐘,所以,僅僅一天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對我們共生微生物的基因做出重大改變。在兩三個月內,我們可以做出更大的改變。
-
數量:共生微生物的基因數量是我們自身基因的150倍,這可以極大地擴展我們的能力,讓自身基因在一個全新的水準上發揮作用。
我們的共生微生物擁有巨大的集體智慧,可以讓我們保持健康、活力和強壯。
總結
確實,一些基因可能使一個人更容易患某種疾病,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基因,但是可以改變基因表達自己的方式,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減少這種遺傳傾向。“基因註定命運”的想法是錯誤的,無論有多少親人患有某種疾病都不重要,不必因此而沮喪,只是我們在飲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可能要比那些擁有不同基因的人更加小心。
除了人類自身的基因外,我們還擁有更多的共生微生物基因,它們在我們的健康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比我們自身的基因更重要。它們可以作為人類自身基因的一個重要補充,此外,它們也可以改變我們自身基因的表達,對我們的整體健康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無論何時,維持健康的共生微生物都十分重要,好好利用它們,可以給我們創造一個全新的身心健康水準。
Source of picture: 1461552 © Teodor Ostojic | Dreamstime.com
腸腦心理學會
提供的科學文章
基因決定我們的命運嗎?